移动互联网相比于PC互联网的不同点在于:1)商业模式大切换:“流量”经济变身“粉丝”经济;2)传统行业进入移动互联网生态链,效率大幅提升;3)增值服务成为第四大盈利模式(此前为广告、游戏、电商)。 基于移动互联网四大盈利模式下,我们认为移动内容将以娱乐内容向用户收费为主要盈利模式,而移动应用的各环节将包含在O2O闭环内,广告、电商以及增值服务三大盈利模式均体现其中。

1、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二波浪潮

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进程来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201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06亿台,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相比于PC互联网,更大程度上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习惯,引领着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所产生的增量市场,以及由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而盘活的存量市场是我们寻找移动互联网投资机会的主线。

1.1PC互联网十年发展催生BAT三巨头

在研究移动互联网投资机会之前,回顾PC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我们理解互联网产业,更好把握移动互联网投资机会有很大的帮助。

1.1.1PC互联网十年发展回顾

回顾PC互联网的十年发展,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互联网内容和互联网应用服务。

1)从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看: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首先兴起的是网络游戏,随着盛大、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公司的进入,网游市场规模在2007年突破100亿。随着网络游戏、音频、视频等互联网内容逐步丰富后,搜索这项应用服务迎来了第一波发展。2003年的“非典”催热了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平台异军突起,随后支付宝迅速被消费者所接受,随着2007年京东B2C全面启动,中国网购规模于2008年突破千亿。大量商家在电子商务领域获利后,积极投放互联网广告,从而也推动了搜索的第二波发展,2010年搜索市场规模超过百亿。

2)从发展的结果看:游戏、广告和电商三个细分市场催生了中国PC互联网三巨头,腾讯(T)、百度(B)、阿里巴巴(A)。BAT有资金、经验、技术和用户优势,加快了移动互联网建设的进程。

1.1.2游戏、广告、电商是PC互联网三大盈利模式

通过对2013年互联网公司的各项业务的盈利情况汇总(包含: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网易、搜狐、新浪、汽车之家、易车、携程、完美、巨人、盛大、欢聚时代、搜房等)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是游戏、广告和电商,三者相加达到93%。

1.2移动互联网不是PC互联网的简单复制

1.2.1商业模式:弱化流量经济,强化“粉丝”经济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商业模式调整。PC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入口级产品获取用户,把控网络流量,最后通过流量变现来获取盈利。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极致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用户,把用户变成自己的“粉丝”,然后通过跨界整合资源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最终提高用户的arpu值。之所以会形成这样变化的原因在于:

1)移动互联网用户量更多,但是碎片化的特征导致无效流量增加,无法通过简单的流量变现来盈利;

2)PC互联网只能通过标准产品来获取用户,而移动互联网可通过非标产品(服务)来获取用户,从而提高对用户的粘性,形成“粉丝”群,我们对于粉丝的理解是:品牌认知度高,付费意愿度高、愿意口碑推广、愿意产生内容;

3)移动互联网的强社交属性会增加用户平台的粘性。

1.2.2参与者:生态更加复杂

通过下图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相比于PC互联网,除了搜索、支付、社交等方面有不同外,最大的不同在于线下商户。线下商户提供产品+服务,非标商品产生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粉丝”经济下,线下商户可以尽可能摆脱入口流量的束缚。有了线下商户的参与,使移动互联网对于用户生活的影响更加巨大,同时也爆发更大的市场空间。

1.2.3盈利模式:增值服务成为新增项

除了PC互联网的三大盈利模式,我们认为增值服务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第四种盈利模式,主要理由如下:线下商户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特征各异,需要互联网平台提供客制化程度很高的LBS、移动支付和移动社交等服务,而缺乏简单流量变现模式的互联网平台,也将以这种增值服务作为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也就不难理解2013年全年,BAT在产业中进行疯狂的并购行为。

1.3基于四大盈利模式下移动互联网子行业梳理

1.3.1移动内容:向用户收费是主要方向

PC互联网内容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广告盈利模式和依据内容向用户收费的盈利模式。从下图可以看到内容收费市场占比为89%,主要子行业有网络游戏、网络教育、网络秀场广告、在线文学、在线音乐;广告模式的市场占比为11%,主要子行业有在线视频和门户。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收费的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扩大,主要理由有:

1)移动互联网广告向精准化发展,展示性广告占比进一步下降,而目前视频、门户的广告形态主要以展示性广告为主;

2)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化、碎片化特征将降低视频的使用频率;

1.3.2移动应用:应用服务包含于O2O闭环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三种盈利模式,广告、电商、增值服务均体现在O2O闭环中。成熟的移动商业模式应该成为一个闭环,从通过极致的产品和服务获取用户开始,通过线上入口进行移动搜索(结合LBS)来获取用户需求,运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方式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并为用户推荐商家,形成线上到线下的引流。当用户消费结束后,利用移动支付进行交易,并通过社交工具反馈至线上入口。整套闭环系统涉及环节包含线上入口、移动搜索、LBS、移动支付、线下商户、社交等各方面。下图的红字部分将成为盈利的切入点,主要包括广告、电商、增值服务三种盈利模式。

 

2.移动时代,互联网内容平台是稀缺性资源

2.1以史为鉴:复盘PC互联网内容发展路线图

2.1.1 PC互联网内容发展的时间顺序

我们首先复盘PC互联网内容发展史,以此启发移动互联网投资策略。从时间顺序来看,PC互联网内容发展路线图基本遵循了网络文学、门户资讯、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在线视频、在线教育、直播秀场的内容发展顺序。这样的发展顺序来自于两方面力量的推动:需求端的刚需程度以及供给端的网络速度。

1)从需求端看,刚性需求最先出现在顺人性的文化娱乐方向。PC互联网内容虽然衍生出7个内容方向,但实质上主要集中在两大内容:文化娱乐(网络文学、门户资讯、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在线视频、直播秀场)和教育。这主要由于文化娱乐是人天性需求,而教育培训更多呈现出逆人性的方面,但由于其能够带来出功利性效果,所以才能够称为互联网内容中为数不多逆人性的部分,这也解释了为何只有以会计考证为主的正保远程实现了发展和盈利,但并没有成为整个行业的盈利模式。总体看,顺人性的刚需占据主导力量。

2)从供给角度看,各内容相继出现的顺序又受制于网络速度的上限。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的在线文学和咨询门户网站由于对带宽需求最小因而最先出现,随之是小型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在线视频,而对于带宽需求最大的在线秀场虽然存在刚性需求但受制于带宽在2005年后才逐渐出现。

2.1.2PC互联网内容盈利模式

从盈利模式角度看,主要有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两种。前端收费即直接向用户收费,这种收费能力主要基于内容需求的刚性程度、内容的不可替代性以及难以盗版。目前能够顺利实现前端收费的内容行业主要是网络游戏、在线秀场以及在线文学。

后端收费主要是广告模式,这种收费能力基于强大的流量导入能力以及具备广告合适的展示方式,目前主要应用在信息门户、在线视频领域。在线音乐和在线教育目前尚未找到盈利模式。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受制于移动化、碎片化以及移动终端屏幕偏小的特征,广告效果会大幅减弱,盈利能力随之大幅降低,未来互联网内容盈利模式将以直接面向用户前端收费能力的网络游戏、在线直播秀场、在线教育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2.2移动游戏和移动秀场是移动内容增量市场

2.2.1最直接的增量市场:移动游戏

从内容角度看,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主要区别集中在四个方面:1)需求端:碎片化、移动化特征;2)供给端:网络速度和资费区别;3)移动终端:号码唯一性,小尺寸屏幕。通过对PC互联网各项内容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移动游戏和移动秀场是明确的增量市场,而移动游戏是最直接爆发业绩的增量市场。

2.2.2移动内容的O2O趋势:移动秀场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秀场的盈利模式和内容没有很大变化,甚至由于移动网速和流量资费的影响,在移动端的需求受到一定限制。但我们通过跟踪欢聚时代的娱乐业务发现,其通过PC端的秀场表演选拔线下偶像团体(1931),再通过偶像团体吸引用户打造移动娱乐社交网络,形成了O2O闭环,打开了移动秀场成长的新空间,虽然此业务相距盈利尚早,但这一趋势值得长期跟踪。

 

2.3移动游戏:在线分发渠道整合产业链

2.3.12014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236.4亿元

目前,移动互联网内容细分行业中只有移动游戏行业规模较大,盈利模式较为成熟。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48.5亿元,预计2014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236.4亿元,同比增长59.1%。未来三年移动游戏市场仍将保持50以上的复合增速。从用户规模看,2013年移动终端用户规模为1.9亿人,预计2014年将达到3亿人。用户规模实现60.6%的快速增长。

2.3.2移动分发平台整合发行、运营环节

我们认为,移动游戏产业链中未来渠道平台(在线分发平台)将会成为盈利能力最强的环节。主要由于游戏开发商集中度很低,并且短期内难以提升。同时移动分发平台不断整合发行环节和运营环节,市场集中度逐渐提升,未来将获取很大议价能力。我们预计2014年移动游戏市场,移动分发平台将获取70%左右的市场份额。

2.3.3移动分发平台集中度高

移动游戏上游:移动游戏研发市场集中度低,以乐动卓越、银汉科技为代表的领先CP的市场份额并不高,占比超过5%的研发商仅有三家,相互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同时,由于大量VC、PE投资移动游戏研发企业,造成手游研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移动游戏中游:移动分发平台整合发行和运营环节后,市场竞争力提升,集中度提高,安卓平台前6大游戏分发平台占据接近80%市场份额,并且未来仍将进一步整合提高集中度,移动分发平台的议价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2.4移动内容投资逻辑与标的选择

2.4.1按照高弹性和可持续性寻找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目前唯一明确的移动内容增量市场是移动游戏,而移动游戏产业链中,移动分发平台通过整合产业链具备强大议价能力,我们认为移动分发平台是受益于2014年移动游戏市场爆发的高弹性细分行业。

同时,我们更关注打通PC和移动的跨终端内容平台,此类内容平台具备独立的流量导入能力,其娱乐内容业务的发展具备可持续性,可享受高估值水平。

按照高弹性和可持续性要素,我们看好腾讯控股(全网社交工具导入流量)、奇虎360(安全工具掌握入口导入流量)、欢聚时代(YY语音工具建立社交粘性导入流量)、顺网科技(网吧渠道地推导入流量)。

 

3O2O闭环包含整个移动商业本质

3.1O2O盘活存量,市场无天花板

O2O最大的贡献就是将线上和线下打通,在打通的过程中产生两类投资机会。

1)O2O闭环的各环节建设相比于PC互联网时代的增量市场机会。

2)O2O对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改造后,盘活传统行业存量市场的机会。

3.1.1O2O是一种思维,无固定模式

市场对于O2O的理解往往固定于一种模式,但是我们认为O2O更像是一种思维,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PC互联网时代用户获取的更多是标准品,用户体验较为单一,到了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获取更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我们认为O2O没有固定模式,本质是为用户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

3.1.2O2O各环节比较

O2O闭环主要涉及环节包含线上入口、移动搜索、LBS、移动支付、线下商户、社交。我们通过对每个环节进行逐一分析,找到移动互联网相比于PC互联网的增量市场,进而挖掘投资标的。

 

3.2Online:纯线上机会已被垄断

移动互联网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纯线上的机会已经被巨头所垄断,从行业调研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向垂直化、重资产化发展,通过深度运营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主要原因在于:

1)BAT三巨头经历了PC互联网十年的发展,在资金、数据、用户、经验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转型移动互联网的成功概率也更高。

2)移动互联网的“粉丝”经济要求互联网产品提供更极致的用户体验,在此商业模式下就要求以“烧钱”的方式去获取用户,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由于找不到盈利模式,最终依附于BAT。

3)中国互联网的政策环境真空,缺乏如《互联网反垄断法》这样保护创新企业的政策,这也大大降低了中小移动互联网企业成功的概率。

3.2.1移动互联网Online格局稳定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Online的市场格局已经稳定,主要分为三类公司。

1)生态级公司:拥有入口级产品,已获取海量用户,移动各环节布局完善,盈利模式清晰,目前主要形成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双寡头格局。

2)平台级公司:拥有入口级产品,已获取海量用户,在移动各环节的布局有缺失,但无盈利之忧,未来依靠单点突破形成移动互联网平台,相关公司有百度、奇虎360和小米科技。

3)特色型公司:拥有入口级产品,已获取海量用户,但无法单独找到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最终将依附于巨头,相关公司有新浪、高德、搜狐等。

3.2.2 双寡头建设封闭生态体系

移动互联网已从PC互联网的BAT之争转变成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双寡头之争。主要原因在于腾讯和阿里巴巴做客户端的能力更强,分别有微信和支付宝来获取用户,而百度是以流量分发为强项,在“粉丝”经济的移动互联网竞争中已经掉队。在双寡头格局下,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互联网马太效应在衰弱。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双寡头建立封闭生态圈,各自扶持自己生态体系内的公司,如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长期共存的局面。

3.2.3 2014年纯线上互联网公司无法享受O2O红利

我们认为O2O生态体系内各环节建设类似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但包含更多元素,更为复杂。通过下图阿里巴巴平台交易额和净利润的增长关系可以看到,互联网平台业绩爆发的前提是生态内的商户赚到钱,这样才有可能在生态内投入更多的推广费和增值服务费。但是我们观察O2O体系内的线下商户盈利情况发现,目前传统行业以及垂直平台还未从O2O大幅盈利,所以我们认为2014年纯线上互联网公司无法享受O2O红利,移动互联网O2O业务还无法对其贡献业绩。

 

3.3LBS:与移动搜索结合是大趋势

PC互联网的搜索形态主要是以信息搜索为主,市场格局百度一家独大,2013年搜索市场规模达到394.5亿。

我们认为移动搜索的市场规模不会低于PC搜索,但是其表现形态更为复杂,主要表现为三类:信息搜索、APP搜索、基于LBS的精准推荐,其中最大的市场是基于LBS的精准推荐。

3.3.1LBS开放平台是移动搜索市场爆发的基础

基于LBS的精准推荐需要有海量的LBS数据作为支撑,而LBS开放平台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LBS开放平台融合了自有数据、第三方数据、用户数据,通过搜索引擎将API开放给移动应用开发者,所有调用API的行为是免费的,但是会限制API调用次数,未来将根据开发者的具体需求提供客制化LBS增值服务。

3.3.2LBS开放平台市场:百度和高德两强独大

LBS开放平台的进入门槛非常高,核心竞争优势主要有:先发优势、数据优势、技术优势。

1)先发优势:LBS开放平台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一旦拥有大量开发者,其迁移成本较高,而开发者本身具有群聚效应,会加大LBS开放平台的先发优势。

2)数据优势:主要分为自有数据和外部数据,自有数据采集需要国家测绘资质以及时间积累,获取难得高但更新及时。外部数据主要靠购买以及合作伙伴提供,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3)技术优势:LBS开放平台需要提供多样化的LBS服务,对于其云平台以及相关技术的要求很高。

从目前LBS开放平台市场来看,高德和百度是两大寡头,具备上述三点优势,腾讯和奇虎360作为跟随者暂时无法对高德和百度构成威胁。

3.3.3LBS产业链整合已接近尾声

LBS作为移动互联网第一个明确的增量市场,最先迎来整合浪潮。LBS产业链中,两端的价值最高。

1)上游:具备测绘资质的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商资源非常稀缺,阿里巴巴通过收购高德软件,腾讯通过参股四维图新的方式占据了LBS产业链的上游。

2)中游:导航软件厂商分布较为分散,且未来导航软件可被整合进入手机地图,具有被颠覆的风险。手机地图目前市场较为集中,由于手机地图直接面向用户,在马太效应下,未来会强者恒强,市场的集中度会进一步加大。目前手机地图市场上,百度和高德处于领先位置。

3)下游:LBS开放平台作为LBS产业链中最有价值的环节,目前市场集中度非常高,且进入壁垒非常高。

我们认为在目前LBS市场格局趋于稳定,产业整合高峰已过,未来的关注点主要是基于LBS的个性化应用。

 

3.4移动支付:看好以二维码为主的互联网方案

3.4.1“二维码”方案: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目前市场最大的争议点在于以二维码为主的互联网方案和以NFC为主的芯片方案谁将胜出。我们认为以二维码为主的互联网方案将最终胜出,但过程曲折。我们分别从解决方案、所需条件、方案成本、安全性、可替代性、推动力量、政策支持这7个重要方面进行比较。

1)解决方案:NFC方案只能解决近场支付,而互联网方案既能解决近场支付又能解决远程支付。能够更好利用用户习惯和路径依赖。

2)所需场景:NFC方案需要增添NFC芯片和读卡装备,互联网方案需要有流畅的网络环境。随着4G时代的来临以及各主要商区WIFI的不断普及,网络问题将不会成为移动应用的障碍。

3)方案成本:二维码方案中被读扫码优势更大。NFC方案需要新增NFC芯片和POS机改造,新增成本430元左右,目前由银联和运营商补贴。而二维码方案分为主读扫码和被读扫码两种,其中被读扫码安全性更高且无新增成。

4)安全性:NFC方案的安全风险主要源自手机遗失的风险,若没有及时关停账户,很有可能带来财产损失。互联网方案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网络风险,包括木马、病毒等,会造成账号被盗。

5)可被替代性:NFC方案已成熟应用于封闭体系内,如公交体系,这些领域由于局部利益和消费习惯的影响,NFC方案很难替代原有方案,而且面临被Hotknot等新技术替代的风险。而互联网方案的应用领域不局限于小额支付,针对的大量线下商户,目前还未有可被替代的解决方案。

6)推动力量:目前推进NFC方案的力量有银联、运营商和NFC大厂,NFC方案已经较为成熟,但各方力量互相争夺主导权,造成标准难以统一,这也拖慢了产业发展的进程,而这一趋势在未来仍然无法妥善解决。互联网方案的推动力量只有阿里巴巴和腾讯这类互联网平台企业,他们直接拥有海量用户和商户,推进速度非常快。

7)政策支持: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了刚刚兴起的二维码支付等支付服务,但随即又表示,二维码支付业务和虚拟信用卡业务只是暂停,不会终止。主要源于二维码的标准和安全性还未成熟。NFC方案是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政策上无障碍。

我们认为,二维码支付的安全和标准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二维码支付相关的生态环境解决。包括:(1)规范二维码行业标准;(2)增加硬件验证;(3)进行支付过程的风控管理。

但NFC方案的最大问题在于用户体验,无法迅速海量用户并实现O2O闭环,而且参与方利益很难平衡,我们认为NFC方案未来将应用于细分市场。

3.4.2移动支付两强独大。

阿里支付宝:全面建设移动支付场景。截止到2013年年底,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近3亿,使用支付宝完成了125亿笔支付,其中超过1亿用户将主要支付场景转向支付宝钱包,这些用户通过支付宝手机支付完成了超过27.8亿笔、金额超过9000亿元的支付,支付宝已经成为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而这些交易数据的获取将会延伸出更大的应用市场。

(1)在场景建设方面、阿里先后在百货零售、餐饮、打车、影院、酒店等业态深度布局。2014年支付宝继续进入医院领域,公布“未来医院”计划。

(2)在支付环境方面,阿里与树熊网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线下商家提供商用WiFi产品和服务,以促进全民免费WiFi计划的实现,彻底解决支付网络环境问题。

(3)在支付安全方面,阿里与汇顶科技合作进行Hotknot技术与移动支付结合。HotKnot是利用现有的触摸屏来进行的通信技术,无成本、无流量、低功耗以及便捷安全的优势,可替代NFC技术,应用于移动支付场景。

微信支付:借6亿渠道发力三大方向。目前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6亿人,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微信借力于庞大的社交优势,已经绑定用户数3000万人左右,增长势头迅猛,占据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第二把交椅。微信移动支付布局主要在三个方面:微乐付、快捷支付以及微信支付。

其中,微乐付是集预付卡、会员卡、积分卡三卡合一的虚拟卡片。通过微乐付和线下商家的实现了会员互通,通过虚拟卡形式帮助线下商家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及CRM体系的整合,用户的开卡、充值、支付流程都可在微信中自助完成。未来“微乐付”将整合更多的预付卡机构,形成以预付卡、彩贝积分、客户CRM系统三位一体的开放平台,成为新的移动支付方式。

然而,腾讯微乐付的预付卡业务模式如果需要拓展全国的多用途虚拟预付卡业务,则仍需要获得全国性预付卡发行和受理牌照。国内全国性预付卡发行和受理牌照是稀缺性资源,腾讯微乐付目前与高汇通(预付卡区域牌照方)进行合作,推广线下商户。

3.4.3产业链及相关标的

第三方移动支付快速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传统线下收单的替代,对于商户来说费用率大幅降低,以二维码为主的线下收单模式得以大面积推广。

传统线下收单对于商户来说费用较高。在传统的线下POS刷卡支付中,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的统一规则分配相关利益方的收益,刷卡手续费按照7:2:1来分配,即发卡行服务费70%、收单服务费20%、银行卡清算组织网络服务费10%。按照发改委最新下调后的费率计算,包含百货、批发、培训、中介等,刷卡手续费达0.78%,而费率较高的餐饮娱乐类,包括餐饮、酒店、娱乐、珠宝首饰、房地产、汽车销售,刷卡手续费合计高达1.25%。

而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业收费远低于传统线下收单,因此推广速度极快。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的二维码支付费率只有0.6%左右,其中分成的只有两方,支付宝和银行。而银行的网上银行支付各家银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具体的分成比例也是由双方协定。二维码线下收单相当于通过扫码把传统的线下支付转化成线上支付。这个模式中,收单行和银联的角色都被第三方支付企业所替代。

投资标的:我们首要关注以二维码方案为主的移动支付产业链:1)二维码产业链:新大陆、证通电子;2)支付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石基信息、卫士通、南天信息、华胜天成;3)稀缺预付卡牌照商:中国创新支付(港股)。

其次,NFC方案的移动支付产业链在格局未定的情况下也值得关注:1)智能卡提供商:东信和平、恒宝股份、天喻信息、新开普等;2)POS终端商:证通电子、新国都、信雅达、新大陆等;3):移动支付芯片商:国民技术、大唐电信、长电科技、顺络电子等;4)支付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拓维信息、卫士通、南天信息、华胜天成。

 

3.5移动社交:所有盈利模式的基础

3.5.1移动社交是移动互联网所有盈利模式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是“粉丝”经济,是基于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而社交工具是联系用户之间的纽带,可以大幅提升用户平台的粘性,从而提高用户的ARPU值。

8)游戏:如QQ空间和微信手游,把社交元素融入游戏设计中,通过游戏排名,好友推荐等方式提高游戏用户的ARPU值。

9)广告:社交平台积累了海量用户和用户关系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做到精准推荐。如美国公司Linkedin,基于高端用户的职场关系,解决广告主和用户的不对称信息,形成广告精准投放。

10)电商:我们认为社交和电商的结合在于垂直领域。用户之间的共同诉求较多,容易形成社交需求,而在垂直用户圈内进行推荐将会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的转化效率。如500彩票网,主要产品是体彩中的竞彩,需要对基本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合买、跟买的投注模式形成用户粘性,这种粘性一旦形成,用户迁移成本非常高,从而提高了平台的ARPU值。从下图可以看到,500彩票网的单个用户访问量远远高于以流量变现模式为主的淘宝彩票和360彩票。

11)增值服务:社交平台基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也是一个盈利模式,如手Q和新浪微博的会员服务。

3.5.2全网社交,微信一家独大

腾讯凭借微信,是第一个拿到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公司。微信通过绑定用户手机号,并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交互服务,不仅有传统的短信、语音功能,还新增了图片和视频功能,彻底颠覆了运营商的盈利模式。微信通过免费的交互服务积累了海量用户,2013年底,微信用户数达到6.6亿,其中国内用户为5亿,海外用户为1.6亿。

在微信的强势发展下,国内其他全网型社交平台的用户活跃度纷纷下降,从下图可以看到,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陌陌的活跃度均大幅低于微信。我们认为未来全网型社交平台微信将一家独大,其他社交平台将转型成为垂直类社交平台,满足用户的细分社交需求。

 

3.6Offline:资产由“轻”到“重”,空间由“小”变“大”

移动互联网相比于PC互联网的最大价值点就是将线下服务融入进来,随着移动互联网闭环建设完成,Offline的价值会逐渐凸显。我们认为Offline的机会主要在于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而垂直平台是最先受益的,垂直平台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对接线下资源,直接推送给用户,目前大多数垂直平台都处于这个阶段;

2)第二阶段,深度整合线下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通过线下资源形成地推能力,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推送给用户。

我们认为,垂直平台的发展一定会从轻资产模式向重资产模式发展,但其护城河及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

 

4.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焕发“第二春”

4.1传统行业互联网化是盘活存量

传统商业模式是通过销售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然后从中获利;而互联网商业模式是通过极致的产品和服务去获取用户,形成有粘性的用户平台后再寻找盈利模式。传统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对用户的理解。我们认为,互联网思维包含两点:1)用户至上的理念;2)跨界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最极致用户体验的方式。所以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就是将“消费者”转变成“用户”的过程,也是盘活存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4.1.1移动互联网浪潮将改造五大传统行业

我们认为最易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转型的行业必须满足四大要素:1)B2C模式,有海量用户基础,具备长尾价值;2)提供非标产品(产品+服务);3)市场空间大;4)当前效率低,用户痛点多。

我们罗列了wind数据库中的一级行业,按照上述的四大要素进行筛选,发现旅游、房地产、汽车、金融、医疗健康满足我们所设立的条件,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改造的五大传统行业。

4.1.2旅游和房地产行业互联网化将最先启动

在这五大传统行业中,我们认为旅游和房地产将率先爆发,主要从在线化基础、推进阻力、未来催化剂三个维度进行比较。

1)旅游市场在线化模式已被用户所接受,移动互联网对于在线旅游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进阻力是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点,但是议价能力弱,未来的催化剂是行业价格战和在线旅游大厂整合线下资源。

2)房地产市场在线化程度不高,线下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市场格局非常分散,市场议价力弱,未来催化剂在于开发商房产销售不及预期,加快互联网改造。

3)金融服务、汽车、医疗健康三个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进程较慢,主要缘于推进阻力是金融机构、车厂经销商、医疗机构等强势方,互联网化的过程必将牺牲其利益,所以整合过程较慢。

 

4.2互联网旅游:度假游空间最大

互联网旅游又称在线旅游,在PC互联网时代,表现为运用互联网的方式向用户展示、预订旅游产品。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旅游可以根据用户旅行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最优性价比的旅游服务,加速了传统旅游互联网化的趋势。

4.1.1 2015年在线旅游市场规模达到4061亿元,渗透率12%

2013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达到2.63万亿,但在线旅游市场仅为2181亿,渗透率为8.3%。我们预计,未来两年,中国旅游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13%,到2013年底达到3.38万亿,移动互联网会加快旅游市场在线化的进程,预计2015年,在线旅游渗透率将达到12%,市场规模达到4061亿元。

相比于成熟旅游市场,美国的在线旅游渗透率达到40%,市场集中度高,IT基础好,产生了Priceline这样的在线旅游龙头,市场估值超过600亿美元。我们认为,中美两国旅游市场具备可比性,随着在线渗透率不断提升,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将是一个超万亿的细分市场。

目前中国在线旅游主要分为机票、酒店、度假游三块,其中度假游包括出国游、国内游、周边游(景区门票)。

1)机票在线预订发展较早,其标准化程度高,发展较为成熟,未来占比将逐步下降;

2)酒店在线预订发展时间较长,但由于涉及酒店、传统旅行社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市场普及度仍不高,所以仍处于快速成长期。

3)度假游处于发展初期,随着旅游内容和旅游服务不断提升,未来占比将不断上升。

4.2.2 产业链及相关标的

在线旅游产业链包含环节较多,且各个环节存在互相整合的可能,其中包括:

1)上游:主要包括旅游产品的供应商以及为其提供管理系统的软件服务商,格局较为稳定,软件服务商包括:石基信息(酒店管理系统)、中航信(机票管理系统)。

2)中游:主要包括传统批发商、分销商以及在线服务商。批发商、分销商:众信旅(转型O2O模式),上海不夜城国际旅行社(现为真旅网,从B2B转型B2B2C),中青旅(转型OTA)。在线服务商包括:OTA(携程、去哪儿、淘宝旅行),度假游(途牛、同程、驴妈妈),旅游社交(马蜂窝、游侠客),垂直旅游(绿野网、穷游网)。

3)下游:海量用户。

 

4.3互联网地产:智慧社区是潜在爆发点

当前市场对于互联网地产的定义在于开发商和二手房中介通过线上广告吸引用户,在销售环节形成线上到线下的引流。我们认为,这仅是互联网地产的初级阶段,未来互联网将渗透进入房地产开发、销售、物业的各个环节,更大的空间在于智慧社区。

4.3.1市场空间:互联网销售+社区运营激发超千亿市场

我们认为,互联网地产的市场空间主要存在于互联网销售和社区运营两个环节。其中互联网销售分为新房销售和二手房销售,是目前主要发展的细分市场,基于O2O的社区运营市场还未打开,将成为互联网地产的潜在爆发点。

新房销售:新房2013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为6.8亿元,房地产开发商目前的营销费用率约为1%,即每年开发商的营销投入为680亿元,根据搜房、乐居等公司财报显示,2013年互联网营销渗透率为10%,市场规模为68亿元,相比于美国房地产互联网营销渗透率(56%)和中国网络广告渗透率(24.5%)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市场规模超百亿是大概率事件。

二手房销售:房地产垂直平台和线下中介由于利益分配问题使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们认为,传统中介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有存在的价值,主要包括:保证交易安全性、保护用户隐私性、服务的专业性(区域性很强),所以未来中介和房地产垂直平

台形成共赢是大趋势,存在房地产垂直平台并购大型房地产中介的可能性。

社区运营:中国经历了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已经积累了海量的存量住户,但是房地产现有的商业模式并未将这些存量住户的价值开发,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物业进行改造,可以爆发一个千亿级的新市场。从2000年至2014年,新增商品房住宅累计达到70.4亿平方米,若按照人均32.91平方米计算,共有2.14亿用户。由于基于社区的服务项目包括物业、水电煤以及多项日常生活开支,所以按照单个用户贡献1000元/年,渗透率50%计算,年市场规模达到1070亿元。

一旦智能社区平台搭建成型,不仅会带动房地产商业模式升级,而且还有助于房地产销售。具体来说,通过智能社区对内服务可升级当前传统物业,打造智能物业管理平台,进而进入智能家庭管理、智能家居等领域,从而渗透进入房地产开发环节,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房会刺激房地产销售。对外服务可打造社区内一站式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形成基于社区最后一公里的O2O闭环,通过智能社区平台来整合周边商户,从而刺激商业地产的销售和租赁。

4.3.2产业链及相关标的

我们认为互联网地产生态链中可被互联网化的有两大方向。

1)基于房地产开发、销售、运营各环节中,直接面对海量全网用户的环节,建立全网垂直平台。目前来看销售环节互联网化程度较高,但是在金融服务、家装、物业运营环节均有互联网化机会。

销售环节:搜房、乐居、易居

金融服务:平安

家装:齐家网、搜房网

物业运营:彩之云(花样年旗下)、三泰电子

2)基于区域市场进行深耕,从土地、资金环节入手帮助开发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而在区域内对开发商有更强的控制力。通过代理销售来获取用户,进而进行社区运营,打造智慧社区,甚至可进入智慧城市运营。

代表厂商:365网(南京)、房盟中国(上海)

 

4.4互联网金融:垂直行业、大数据

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有显著不同。金融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工具作为金融产品销售和服务的渠道,没有对金融产品带来本质性改变。而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解决金融行业信息不对称的用户痛点,大幅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

4.3.1市场潜在空间巨大,但路漫漫

我们认为,目前金融市场最大的用户痛点就是收益率和风险无法完全匹配,也是互联网金融可以去颠覆的方向。从下图可以看到,2013中国存款总额达到100.9万亿,同比增加14.3%,但活期利率和一年期利率都出现下降趋势,同时风险偏好型用户逐步增加,但并无法获取对应的高收益率。我们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潜在空间巨大,但发展需要耐心。

4.3.2产业链及相关标的

我们认为,解决用户的收益率和风险匹配主要有三个方向。大众化理财、P2P、众筹。

大众化理财方向目前已经较为明朗,以阿里巴巴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爆发式发展,用户量超过8000万,基金规模接近5500亿,未来马太效应会逐步扩大,我们认为基于全网用户的大众化理财市场格局已经明朗化,相关公司:阿里巴巴、腾讯、东方财富。

P2P方向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即将迎来洗牌。P2P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根据各级投资者风险承受偏好来获取各级收益率。我们认为,P2P行业将产生两类公司,一类是服务全网用户为主的,如陆金所、拍拍贷、人人贷、有利网。一类是服务垂直领域用户的,根据在垂直领域的大数据积累,匹配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我们认为垂直行业才是P2P爆发的大市场。

众筹是一种C2B的金融模式,对于用户需要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于项目有更深的理解,目前仅处于产业孕育期,相关公司:网信、天使汇。其他互联网金融配套服务机构:恒生电子、金证股份、赢时胜、大智慧、同花顺。

 

4.5互联网汽车:市场爆发还需时日

我们认为互联网对于汽车产业的改造,共分三个阶段。目前仍处于第一阶段。汽车垂直平台提供广告平台和线上引流的服务,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用户的购车体验,汽车电商模式也仅处于少数品牌个别型号的试水阶段。我们认为,受制于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强势地位,汽车产业互联网化趋势爆发还需时日。

4.3.1互联网汽车:后市场空间更大

互联网汽车共分为两大市场,分别是前市场和后市场。汽车前市场指的是围绕汽车售前各环节所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汽车后市场指的是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

汽车前市场的服务主要由整车厂和经销商提供,通过汽车垂直平台和社交平台的入口优势将用户引流至线下经销商,从而形成O2O闭环。

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包含更多内容,其中有维修保养、改装、二手车交易、金融、租车等,每一项都是千亿级的大市场,通过极致的后市场服务来获取用户,最终形成车生活服务,即车联网。其O2O的发展模式也是通过汽车垂直平台和社交平台的入口优势将用户引流至线下的服务商。

从下图可以看到,2010年以后全国汽车销量增长有明显下降,2011年-201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5%、4.3%和13.9%,汽车销售的瓶颈已经显现,而汽车销售互联网化可以帮助车厂和经销商提升汽车销售的效率,解决用户在购买汽车过程中的多项用户痛点,所以当前汽车互联网化的O2O模式发展主要集中在此环节。

相比于汽车前市场,我们认为汽车后市场是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厂商必须去获取的新蓝海市场。根据下图可以看到,201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37亿辆,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5亿辆,保守估计汽车用户将会超过2亿。针对1.5亿辆汽车和2亿汽车用户的存量市场,如何满足汽车的后市场需求以及2亿汽车用户的行车生活需求,将是汽车后市场O2O服务的切入点,各类细分市场结合互联网思维将会爆发出新的商业模式。

4.3.2产业链及相关标的

互联网汽车生态链中可被互联网化的有两大方向。汽车垂直平台和品牌垂直平台两类,两者形成“纵横”的关系网。

1)汽车垂直平台是根据用户单一需求提供最极致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全网的海量用户,从而形成的互联网平台。

销售:汽车之家、易车网、新浪汽车

保养维修:养车无忧、车易安、途悦网

二手车:51汽车、华夏二手车网、第一车网

租车:神州租车、一嗨租车、车纷享

车生活:易到用车

2)品牌垂直平台是基于自身品牌为用户提供纵向的一系列服务,打造基于自身品牌的一站式电商服务模式。

代表厂商:车享网(上汽),

 

4.6互联网医疗健康:获取大数据阶段

互联网深度介入医疗服务行业是大势所趋。从医院角度看,传统医疗机构效率低下,资源分布极不合理,三甲医院超负荷过载,同时其他医疗机构却无法高效利用,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互联网的介入可以大幅提升医疗资源运用效率。从病患角度看,排队、付费、取单等流程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体验较差。而互联网的介入能够大幅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巨大,预计2016年将达到3万亿元,2020年达到8万亿元。而互联网对于传统医疗服务产业的渗透才刚刚开始,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4.3.1大多数医疗服务环节可被互联网深度改造

医疗服务产业链庞杂,分类方式较多,我们简单将医疗服务产业分为医院内、医院外两大部分。我们认为,互联网对于医疗服务院内、院外两部分均有深度改造空间。

1)院内部分,医院传统的HIS、CIS和GMIS分别对应管理财务流程、诊断流程和共享流程,而这些系统目前运作效率并不高,患者真实的就诊体验极差,医生对患者疾病管理的细致程度也较差。而互联网对于这些系统的改造能够大幅提升运作效率。

2)院外部分,互联网主要以健康数据监测管理(智能穿戴设备等)以及患者自我诊断(医患互动APP等)有所渗透。

智能穿戴设备,主要体现为运动手环、移动互联网血压、血氧、血糖、心率、体温、体重监测设备。

患者自我诊断的移动医疗服务APP主要有四种模式:(1)疾病管理、医患沟通平台,如“好大夫在线”。(2)在线咨询,比如“春雨掌上医生”,广告收入是其主要来源。(3)药物管理,如“丁香园”的用药助手,医生可用来查询药品说明书,查看用药指南摘要及全文,使用常用医学计算工具。(4)通过医学文献向医生介绍新产品,杏树林的产品“医学文献”通过医生的使用,来为药企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最终向药企收费。

4.3.2获取病患数据是互联网医疗的盈利基础

互联网医疗的盈利基础是数据。目前由于互联网医疗仍然处于摸索和发展的萌芽阶段,成熟的盈利模式并没有诞生。但我们认为,不管互联网以什么样的形态渗透医疗领域,其最终价值都体现为对于患者数据的获取能力。

以目前初步产生盈利模式的医疗服务APP和智能健康穿戴设备来看,前者通过针对用户个性化数据精准推荐个性化药品,从药企收费等方式实现盈利,这个盈利模式的基础就是用在APP查询、互动的数据。后者主要采用硬件做入口、APP做连接、云端健康大数据应用”的商业模式,通过连续监测用户健康体征数据,为医院诊疗监测、为保险公司及时干预,减少保费支出从而产生价值并从中分成。其盈利模式的核心也是用户数据。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企业和核心竞争力在于获取患者用户数据的能力。而从目前投资标的看,主要存在两类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1)进军智能健康穿戴设备的公司。包括九安医疗(移动互联网血压计、血糖仪等)、三诺生物(唐护士移动互联血糖监测)、宝莱特(移动体温监测)、邦讯技术(移动互联血压、血糖、体温、体重、血氧全体征数据监测)。

2)已经进入医院系统的医疗信息技术软件商,包括卫宁软件、福瑞股份。

 

4.7传统行业互联网化有两条路径

在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大趋势下,我们认为无论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还是垂直互联网企业线下化发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属于自己的用户,建立用户平台后再将其变现。特别是针对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可以借鉴以下两条路径。

4.7.1传统软件企业转型:B2B->B2B2C

以顺网科技为例,2010年正式上市,放弃之前软件安装及维护收费的盈利模式,采用“轻售价、重规模”的加盟商推广模式,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市场第一的市场份额后,通过网吧入口进行流量变现,广告业务成为其主要盈利来源。2011年-2013年,顺网通过收购、增资的方式完成了对最大竞争对手新浩艺等公司的并购,确立了市场的垄断地位,加深了对于网吧的控制。

2013年顺网科技转型经营思路,将从上游收费为主改为向用户收费为主,大力推进其页游联运平台(原蝌蚪游戏),通过网吧作为其线下推广渠道来获取属于自己娱乐平台的用户,2014年5月通过和方正证券合作推进游戏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来增加平台内用户粘性,6月参股炫彩互动正式进入手游运营领域,并通过网吧内连我无线产品进行线下推广。

我们认为,顺网科技已经完成了传统软件企业B2B模式到互联网企业B2B2C模式的转型,而且利用网吧形成线下推广渠道,与腾讯、360、yy等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发展在于不断加深对于网吧渠道的控制力,并通过网吧将用户引流至自己的游戏娱乐平台,获取海量娱乐用户后可不断开发新的盈利业务。

传统软件厂商转型移动互联网厂商的过程中存在一大风险,从下图可以看到为了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传统B2B的软件销售模式被彻底颠覆,如果没有新的盈利模式出现,有较大的现金流风险。

通过筛选A股软件行业标的,我们认为以下标的值得关注:同花顺、大智慧、卫宁软件、易联众、川大智胜、石基信息、方直科技、科大讯飞。

4.7.2传统业务互联网化:传统人+互联网人

以携程网为例,1999年梁建章(互联网人,CEO)、季琦(互联网人,总裁)、沈南鹏(金融人,CFO)、范敏(旅游人,副总裁)共同创建了携程旅行网,主营是旅游产品在线分销(OTA),经过15年的发展,携程已经从OTA转变为旅游产品在线服务商,通过收购整合线下资源形成了强大护城河,未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从携程发展的历史来看,传统行业互联网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领导人很重要,管理团队必须要既懂互联网又懂传统业务,其中互联网人更重要;

2)股价两次大幅调整(2007-2008),(2011-2012)都是由于强势竞争者崛起,关注竞争对手动态很重要;

3)成为巨头之路,遭遇线下抵制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如何化解;

4)通过收购整合线下资源,资产越来越重,护城河越来越深,互联网和传统业务最终密不可分。

通过筛选A股传统企业转型标的,我们认为以下标的值得关注:苏宁云商、探路者、中青旅、众信旅游、三泰电子、农产品、九安医疗、迅邦技术。

 

5.移动互联网投资逻辑

通过研究梳理,我们认为2014-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投资逻辑需要从两个维度综合考量:细分市场维度和时间维度。

2014-2015年,我们看好的细分市场依次为:

1)移动互联网娱乐内容平台

2)传统行业移动互联网化(互联网旅游和互联网地产)

3)移动互联网生态完善下的配套投资机会(移动支付和移动社交)

5.1细分市场维度:移动增量+传统存量

移动互联网相比于PC互联网的增量市场分为移动互联网内容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两部分。移动互联网内容的增量市场主要在于移动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增量市场主要在于O2O闭环各环节。

移动互联网相比于PC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就是通过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进行存量盘活。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地产、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汽车、互联网医疗五大领域。

 

5.2时间维度:2014-2015重点关注五个细分市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的各环节有一定的时间顺序,从下图的时间轴可以看到,2014-2015年依次发展的细分市场有:

1)移动游戏

2)移动支付的整合

3)移动社交的整合

4)互联网旅游

5)互联网地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载 | i投资 博思会团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