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国最大的多屏整合数字广告平台易传媒在京召开了中国首家移动DMP媒体发布会,面向品牌广告主和广大媒体朋友们揭开了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移动数据管理平台—“Mobile DMP”的神秘面纱,引来众多行业内营销专家的驻足关注。值此之际,麦迪逊邦记者Chloe Li 也与易传媒负责移动业务的副总裁高照(Michael Gao)先生进行了一次专访。
1. 易传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移动互联网领域市场布局的?请谈谈战略步奏?
易传媒涉足移动端非常早,从2010年就开始启动移动业务,并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移动广告网络。
到了2013年年初,易传媒又在国内首家推出了移动DSP,对接了多家Ad Exchange和私有交易市场(Private MarketPlace),覆盖6万多个APP媒体资源和200家领先移动网站,每日可竞价流量7亿以上PV。
经过4年2500多个活动和各种流量资源的运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和数据。尤其是在最近一年多的程序化购买的实践中,人群和数据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因此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正式推出了移动DMP产品。
2. 请您介绍一下移动DMP产品功能和特性?
目前看,易传媒移动DMP的特点主要有3个:
1) 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移动端专属的DMP
我们说的完整的DMP,是可以独立运营,也可以和其他DSP/DMP产品整合的成熟产品,而不是一些DSP中简单的数据模块。基于易传媒多年运营互联网DMP的产品和运营经验,我们的移动DMP一经推出,就拥有完善的产品界面和功能,也支持自助操作。广告主或者代理公司可以直接在界面操作售前、售中或者售后的各种操作,把一些晦涩难懂的人群概念或者比较抽象的策略,用很具体且高度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为移动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投放优化过程提供决策依据。
2) 目前业内人群细分颗粒度最细,数据挖掘贴合移动受众特性
移动和PC的DMP,看起来很类似,但实际上从数据的收集、归纳、分类、挖掘都有很多不同。举个例子,PC上常用的语义(Context)和关键字(Keyword)在移动DMP的贡献度很低,因为PC上我们的机器爬虫可以直接去抓取用户访问过的网页内容,而移动端大部分in-app流量是独立黑盒,App开发者不提供内容数据的话我们无法获得用户在App里面的具体语义语境。而移动端独有的一些特性,如经纬度坐标、硬件和网络属性等也是互联网没有的数据。
我们的移动DMP,基于易传媒的30万移动人群样本库,贴合移动受众特点和属性,再加上我们过去4年多大量实际活动的数据积累,以及部分的第三方数据,做了很多精细颗粒度的人群划分。我们的数据后台有近万个人群聚类,实际在投放中经常使用的带有业务含义的人群标签大类有159个,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
3) 突破跨屏的限制,无缝整合PC端DMP实现人群数据同源,洞察更全面的人群行为轨迹
刚才我们说了移动DMP在后台数据层面和PC端DMP的差别,而在业务的使用和前端界面的设计上我们又让他们尽可能的接近,甚至这两个DMP是可以直接在一个界面上同时开通使用的。这样做的好处,除了可以迁就用户的使用习惯减少学习成本,也是为了跨屏的考虑。因为易传媒PC和移动业务都比较大也比较成熟,我们在两端都有很多的数据,也已经在做一些跨屏的尝试。我们的很多客户也是同时投放PC和手机的,我们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人群洞察,帮助客户更有效地确定投放策略和优化策略。
3. 我们知道易传媒DMP给广告主投入使用可以追溯到2012年,在2年后的今天,随着移动市场的飞速发展,易传媒正式提供移动端独有的DMP供广告主使用,请问易传媒移动端DMP和PC端DMP有什么独到之处?
易传媒98%以上的客户都是品牌客户,基于客户群体的特征,易传媒的DNA属性也和其他公司有差异之处。我们更愿意用“活的”数据解读广告主的需求,满足广告主在不同阶段,不同媒体介质上的需求,这是我们的根本。
4. 易传媒移动DMP和移动DSP是如何进行无缝对接的?
我们的移动DMP在设计上就包括了数据对接和分发的功能,这个功能在我们PC端的DMP也有的,因此我们可以和所有的主流DSP进行数据同步和分发,包括在线和离线模式等多种方式。当然我们的移动DMP和自己的移动DSP的对接更是无缝的。
5.易传媒在移动事业部的技术能力和团队是如何架构的?分别占比公司总人数是多少?每年易传媒投入到移动研发的资金是多少?占公司总投入多少?
团队上面,移动端有相对独立的部分也有和PC整合的部分。一些跟Mobile紧密相关的内容,是独立设置的团队,比如在移动端,是通过SDK嵌入广告,有差别于PC端的投放模式,这个有独立团队开发。移动端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移动团队开发,和PC整合的部分主要是数据和基础架构。易传媒在2007年创业的时候,10多个人的初创团队里就有数据小组。从技术底层上说,现在数据挖掘流行使用开源的Hadoop,但是易传媒在起步的时候,Hadoop还没有流行,而当时易传媒就已经有处理大量的广告数据的需求了。
在分布式数据处理上,易传媒没有采用开源的Hadoop环境,那个时候我们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土数字广告特性自主研发了类似Hadoop的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Bluewhale,比之开源技术大幅提高数据查询性能。易传媒三年前再一次自主研发了高可靠、低延时的NoSQL DB数据库系统Starfish,对于高速的受众数据存取和分析有了更好的支持。因为这套系统是针对互联网实时数据领域优化定制的,比市场上同类产品性能提升50%以上。在易传媒最庆幸的一个事情是很多公司最头疼的数据工作,我们不用担心,因为我们PC端每天的流量达到上百亿量级,在Mobile端,每天接近10亿的流量,这个量级给到我们的数据处理团队是很轻松的事情。以易传媒现在的数据规模,很容易处理移动端数据,其中包括算法,不管是PC端还是移动端,数据算法层面根本的东西都一样,进入数据挖掘工程后,我们团队统一的处理成各种归因数据即可。
易传媒对于技术一直是非常重视的,公司5、6百人的团队有一半以上是技术人员。而现在移动又是公司的战略重点,各种资源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我们也一直在招募产品技术的精英加入我们的团队。希望麦迪逊邦也能帮我们宣传一下
6. 能否简单说一下易传媒目前为止移动端的营收是多少?占比公司总营收多少?预计到2014年底,易传媒移动端业务的成长趋势。
我们移动端的营收增长非常快,2013年Q4移动端的营收相对比公司总营收的占比已经达到17%。从业界的大盘来看,包括美国的eMarketer和中国的艾瑞数据分析,我们看到移动端的营收和预算占到整个数字营销的4-7%的比例,而易传媒的远远超过大盘的占比;另外,从今年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相信易传媒移动端营收将会出现大幅增长,并且对移动营销的增长数字指标持乐观态度。
7. 请您展望一下移动互联网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并谈谈易传媒在接下来的移动战略。
移动互联网本身是朝阳产业,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丝毫不过分。我们可以预见到的是随着4G的普及和电信市场的全面开放,各种移动设备会进一步深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穿戴设备、互联网电视甚至互联网家电都会更多出现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易传媒会进一步发挥在移动程序化购买上已经建立起来的产品技术和数据优势,继续引领行业向技术和创新驱动的方向快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