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30天内) 忘记密码?

用第三方账号直接登录

微博账号登录 QQ账号登陆

关闭

找回密码

关闭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网赢天下网>视点>

马化腾:粤港澳抓了一手好牌,怎么打?

2017-08-03 09:46来源:网赢天下网0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召开。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论坛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同时抓有“几副好牌”,这几副好牌恰恰反应了科技发展的趋势,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实现“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马化腾以大疆、顺丰、格力等企业为例,说明目前粤港澳地区在科技、服务、制造等领域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在谈到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时,他提到以下几点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要更重视发展科技,希望国家出台政策,让大湾区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和人才“引进来”的重要桥梁;
 
  鼓励创新氛围,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
 
  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设立常态的协调机制,比如在出入境和个税方面为高端人才提供优惠政策。
 
  以下为演讲全文。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的是董建华主席的莅临,我从董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最近几次的沟通,我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想法,可以说从董先生身上受益良多。
 
  我也很感谢袁宝成副省长的支持,袁副省长从在深圳担任副市长起,就看着腾讯从小到大不断成长,给予了特别大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我也感谢两位司长刚才的精彩致辞,也特别感谢联络办副主任陈冬副主任和廖京山主任的到来。
 
  今天很多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也来到了现场。在此特别感谢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副主席李家杰先生,我跟他是都在爱佑慈善基金会担任副理事长,他对内地的很多情况非常熟悉,我相信他在之后的论坛会有更多精彩的见解。
 
  感谢新世界集团的郑志刚先生,他很年轻,但我感觉他非常有想法。他会把建筑房地产和艺术结合。几次沟通下来,他给我很多新的启发。我相信他在一会的论坛也会给大家更多的建议。
 
  还要特别感谢顺丰的王卫,大家知道他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我是花了很大精力才把他请来的,因为他一直都比较低调。对于顺丰来说,超过20年的发展过程,完全见证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成长历程,我说你是典型代表,不来不行。所以非常感谢他莅临现场,谢谢!
 
  一会还有百忙中赶来的董明珠大姐,也感谢她。大疆的汪滔先生会参加下午的特别发布环节,他也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坚持不发言,但是他愿意参加一个发布仪式。他的老师李泽湘教授也参与了今天的活动。李教授和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先生在去年创立了“Hong Kong X创业计划”。我也有幸参与其中,成为顾问委员会的荣誉主席。正是在这个“Hong Kong X创业平台”中我了解和学习了很多东西。
 
  也感谢林建岳先生以及罗康瑞主席,感谢你们的到来!以及特别感谢长期支持我们发展的著名经济学教授周其仁教授,以及樊纲院长今天的支持。同时特别感谢许多重量级的学者,以及从旧金山和东京湾区远道而来的专家。今天还有一百多位媒体朋友到了现场,感谢大家的支持!
 
  很荣幸腾讯承办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今天的论坛从想法到落地只有短短两三个月时间,之所以顺利举办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组委会的嘉宾,包括政府、大学、企业、智库和媒体,可以说全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正如刚才主持人介绍的一样,腾讯的发展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我们在1998年在深圳创立,2004年在香港上市,四天前的6月16日是我们上市13周年的日子。我们不知不觉在香港从一个非常低股价的股票成长到现在的香港龙头股之一,我们和香港的很多市民也在这十几年的过程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腾讯有三分之二的员工就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上班,可以说香港是我们走出去的窗口。在这个过程中,腾讯一直在思考如何回报我们的港湾家园。今年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的建议,今年政府报告中可以看到政府报告首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更让我们感觉到在香港回归20周年,以及港珠澳大桥即将开通之际,粤港澳大湾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前不久,我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一位记者采访时评价说,香港发展创新不是没有机会,而且我认为它抓了“一副好牌”,有很多优势和条件。粤港澳大湾区我感觉抓了“几副好牌”,不只是一副。
 
  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在消费电子以及PC互联网时代引领全球科技,但是最近十年,尤其最近五、六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其实正在赶超全世界。我们有很好的基础。我们再看粤港澳湾区,我们手上的几副好牌恰恰反应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未来,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大家现在看到,不管是电子产品还是软件开发,已经不能孤立发展,一定是整合在智能设备里面,软硬结合,同时又连到云端,与后端的云服务进行整合。这是大势所趋。这个趋势恰恰是粤港澳湾区的优势,包括香港、深圳、广东很多珠三角企业,刚好具有这三者优势。如果能把这三方面的优势整合起来,我觉得大有可为。
 
  过去的20年中,整个大湾区培育了华为、中兴、格力、顺丰、大疆等等一大批领军企业,为未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大疆,十年前创办时,从港科大的一个研发项目落地到深圳,在珠三角制造。创造性的开拓了跨界的“Flying Camera”市场,把航模和照相机跨界整合,变成无人机。大疆占据全球无人机90%的市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我基本上想不出来还有哪个行业能看到这么高的全球占有率。
 
  第二个案例是王卫创办的顺丰,它是大湾区服务业创新的代表。大家都知道,顺丰最早是在顺德和香港以及整个珠三角来实现快递服务和货运服务,现在成长为全国投递速度最快、服务品质最高的快递公司。我们看到顺丰不断的创新,它的高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第三个案例是制造业的。大家知道珠三角号称“世界工厂”,从过去的传统制造到未来的智能制造,成长非常迅速,诞生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比如格力、美的、TCL、Vivo、Oppo等,苹果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在珠三角也有很多工厂。格力可以说是珠三角制造业的典范,它在传统的家电行业已经以它的技术和质量征服了全球市场。我听说格力的工业机器人也可以自用了,这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最后我想谈谈对大湾区发展的建议。其实,大湾区的概念才刚刚出现,我们认为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几个观点想和大家分享。
 
  大家知道,全球前十大市值的企业在最近这半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市值最大的公司不是能源公司就是金融公司,来来去去就是这些企业排在前面。但是最近半年,全球最大市值的公司有七家是科技公司,如果去掉巴菲特的投资公司,那只剩下两家,其中前五家是美国的科技公司,中国的两家公司是腾讯和阿里巴巴,很荣幸最近两三个月跻身其中,于是就变成七家。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因此,我们讲发展大湾区,首先要更重视发展科技。我们希望能向国家多主动争取政策,也希望国家给予大湾区更好的政策,能够让大湾区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窗口,也希望这里能够成为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作为“引进来”的重要桥梁。
 
  我想,香港的金融、法制、教育环境对很多国际高端人才来说是非常容易适应的。所以,我非常希望香港政府能够主动出击,这样香港就有更多的机会吸引到国内外的科技企业来到这里落户。我也希望政府会更有紧迫感,有时不我待的魄力。只有政府搭台出政策,我们企业才能更好地在台上演戏。
 
  其次,大湾区要有鼓励创新的氛围,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大家知道,在硅谷有斯坦福等很有名的大学能够培养人才,有硅谷能留住人才。其实香港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高校和基础研究的平台,但是很可惜,培养出来的学生,尤其理工科的学生很难留在大湾区。我相信,未来需要营造更多的创新的氛围,我建议“搬大树,引凤凰”,吸引更多的科企与高校进行合作,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最后,我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建立常态的协调机制。大家可以更加敞开心扉。过去可能会觉得“你发展好了,我就受影响了”。现在我们把这种竞争的心态,转变为一种合作的心态。大家要一起发展,我们向海外、全球要人才和市场。我觉得这是大家可以共同提高的地方。
 
  比如,人才引进方面能不能联合推出“湾区人才计划”。还有相关优惠政策方面,比如出入境政策方面能不能推行高科技人才的绿卡,让高端人才的流动和跨地域的发展能更加便捷;在个税方面能不能实行一些补贴,能让港澳的高端人才在大湾区范围内工作、生活都视同于在港澳生活、工作,不像现在很多高端人才回到内地工作要数着日子,一年不能超过180天,否则就按国内的税率来纳税。这对我们吸引高端人才来说是非常不便的,我希望这里能有一些措施来改善。
 
  听说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这给我直观的感觉是,湾区真的成为一个闭环了。我们去旧金山湾区,如果坐直升飞机会看到几座大桥连起来,整个湾区的感觉非常有气魄。我希望在明年,应该说今年底,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之后,整个湾区的氛围将更加成形,会有越来越多人愿意谈我们的大湾区。
 
  今天下午我们还会启动“粤港澳青年交流计划”,这次我们联合深圳的大疆、万科等一批企业,给港澳地区和内地的中学生提供夏令营的机会,也给三地的大学生在大湾区企业实习的机会。我希望更多的大湾区年轻人能够合作创新。
 
  最后,我希望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的世界级的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