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3日,华扬联众邀请到著名主持人华少与苏同一起在金投赏专场论坛《让内容动起来》畅聊如何让内容“动起来”。“动起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内容的传播性与流动性,另外是让消费者有参与感、互动感。以下是专场实录。
苏同: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让内容动起来,这是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都在探讨的问题,让内容动起来,我认为这个“动”有两个意思,一个“动”是传播性、流动性,另外是让消费者有参与感、互动感。
华少:什么样的内容是可以被称之为动起来的范例?
苏同:最早让内容动起来是从图文时代开始,内容在论坛里经过互动和传播,流动起来。而早期的现象级的大型内容,其实都是单向的,没有沟通的,比如春晚、比如当年成就万人空巷的《渴望》。
华少:我特别同意,它会是将来最大的趋势,《渴望》是中国电视收视率的保持者,它的大结局收视率在中国曾经创下了98%之高的记录,但那是那个时代的事了,当人们没有太多内容选择,以及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戏的时候,到今天这样的故事很难再上演。甚至今天有很多尝试让自己的内容动起来的,却没有使用到一种好的方式,动的方式非常重要。
苏同:大家其实都是要想办法参与。
华少:这样的行为在创造着世界。我一直跟苏总说,我觉得好的节目是有三个标准的。
苏同:只是电视节目还是所有的节目?
华少:我指的是所有的电视节目,这些电视节目在方法不同,但标准上是有互相借鉴的地方的。这是我个人的总结,我认为它可以对我的工作形成一些指导,而且只有这三个因素都具备的时候内容才可以动起来。首先要有完整的视觉识别。
苏同:视觉识别标志是什么?
华少:很简单,例如《中国好声音》的视觉识别就是转凳子,第一季的时候,有很多人自己在家转凳子玩,这就是非常清晰的视觉模仿;第二个就是人物一定要有转变命运的机会,大家才可能动起来。《中国好声音》就是这样,大家肯定听过关于《中国好声音》背后的故事。当时我记得刚刚结束之后很多人说张碧晨为什么是冠军,就是说到她转变命运的机会过程,和很多黑马转变命运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每个人都在进行内容传播。任何人都会得到一种内心的投射,我是不是也有可能像她一样转变命运,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苏同:这是往好的方向,也有不好的方向。决策之前网络上流传了一个冠军的榜单,那个人的命运就是出局了。
华少: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好声音》录影是非常可怕的过程,一期节目要录两天,每一天的工作时长是16到20小时,播出来只有90分钟。这样长的过程当中,现场观众到了现场以后只能看到16进8的过程,他陪我们录影差不多12个小时,但看不到最后的结论,因为我们8进4要保密,我们会请所有观众离开现场,整个清场完成要一个小时,要在体育馆里的每一个包厢看一遍,确保没有外人。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名单还是外泄了。
苏同:这个也要保持秘密性。
华少:第三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传递一种价值观,有对核心价值观的清晰的表达。比如说《中国好声音》,我们只选声音,只要你声音好就给你改变命运的机会。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相信当这三样都成立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核心视觉识别、人物转变命运的机会、核心价值观的输出,内容是有可能会被动起来的。
苏同:更多的主导还是在于一个电视平台,而且影响很大。而在互联网上不好的一点是很难在一瞬间得到集中的爆发,比较散,对这个方面是否还有其他补充呢?
华少:有,举个例子——我在腾讯做的一个节目《你正常吗》。我们在想成为现象级的节目当中注入了互联网的因素,比如想让它碎片化,那么大量的讨论我们只选取最精彩的部分控制在5分钟之内,无论这当中是不是有艺人的自我表达,艺人的自我曝光。
也就是说一定要缩短精彩部分,宁可让一些有趣的故事不要再耽误时间讨论,放到别的碎片当中包裹着这个命题推进。多标题的碎片化的内容,可以延展加深讨论的内容,让它不断丰满给大家。要让参与者有机会敞开表达,这是互联网的一种色彩。
苏同:那我理解你讲的这个包括两点,一个是说其实内容应该更自然,而且内容碎片的背后是利于它的传播。
华少:而且我想加一个词真诚。
苏同:这个是传统上相对来讲有点困难的事。
华少:因为以前我们自上而下的灌输比较多。但到今天,这种方式已经完全不能影响大家了。我想所有参加真人秀节目的人,和所有关注真人秀节目的人,最关注的就是真实,把真实表现出来了,观众得到的内心投射“原来他跟我一样的”,内容就可以跑起来了。
苏同: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数字媒体对于内容质量的要求,我们要求不要端、不要装。为什么?因为在数字媒体上选择内容的权利在网民手里面。你端着就端着吧,我走了。电视上相对来讲这个事比较难,黄金时段可选择的东西其实只不过那几个台而已。
华少:对,其实我作为一个电视人想要跟大家分享一点拙见,今天的电视,无论是生产者、制造者或者我们的领导,都非常看重用什么方法让互联网跟我们更靠近。
我们最近一个节目《奔跑吧兄弟》,大家看过吗?《奔跑吧兄弟》第一集第二集,说实话收视数字第二集好很多了,第一集没有那么好。我们非常高兴的是,我们至少在网络上得到了极高的关注。这个苏总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苏同:是的,评论是很多的。因为它参加的人也比较多,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群支持他的人,相互之间大家有一个对比的东西。所以我会觉得他的参与度是够的,给了受众机会去参与。
华少:电视媒体非常急于通过网络让内容动起来,否则无法证明它的价值和存在。所以我觉得现在反过来不是生产者想让内容动起来那么简单,而是媒体们都在想让内容动起来。
苏同:传统和数字媒体其实是有一个鸿沟的,电视台做的绝大多数的节目也好,内容也好,周期会很长,但在互联网上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讲以快打慢。内容的制作相对来讲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对于制作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在这点上,您觉得如何在数字端和传统端之间去平衡呢?
华少:其实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我很真诚的跟大家分享,我的生存危机非常大,我就代表了传统媒体,请大家回想一下,大家看现在的很多好的电视节目,其实很多都已经不需要主持人了。所以我在新的媒体当中寻找一种可能,那就是怎么把传统跟新媒体、电影媒体嫁接在一起让内容动起来。以前在我的行业来看,传统媒体在看新兴媒体的时候,一开始觉得你们就是微信微博嘛,没有也可以。但到今天发现没有你们不行,后来发现你们是我们强大的对手,我们拒绝给你们提供内容,或者你们要付高昂的代价来买我们的内容,再往下我觉得要倒过来。
所以我跟苏总其实在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就是让电影端的最好的工作人员,用电视端现在非常火热的综艺节目类型,利用生产周期快、大团队工作、多机位来展现人物的真诚,迅速的聚焦话题。利用电视端为主要的播出平台,在网络端充分释放他的影响力跟互动性,影响电视端最后产品的人物命运走向。但在电影端的人提供他精致的制作和播出水准,我们让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情,在平台当中最专业的联动起来,推出更好的产品给大家。所以我们其实在一起完成了一个由电影导演作为总导演,由电影编剧完成整个故事的配比和人物关系,有最著名的艺人参加,在中国最好的电视媒体平台上用最专业的电视制作团队辅佐制作,由华扬联众这样的新媒体的推动者、创意者全方位拉动的新节目,我们希望它有机会在明年的二季度变成一种新的可能。它的“动起来”就是让最专业的人从上游端就站在一起,而不是我做完了产品你来配合我,或者是我要做一个产品,我给你钱你配合我。恰恰相反,我们从最上游端三块屏幕的人坐在一起,共同释放出这块屏幕最大的能量。它在被大家看到的时候,已经有动起来的充分基因,这样可能有新的机会,那时候我就不用当主持人了。
苏同:想当什么呢?
华少:老板。
苏同:这估计是很多人的梦想,这是多屏互动的构想,我们也期望2015年会创造一个新的对于内容的构建,对于内容的传播表达的新的方式。其实网络数字上有很多的很好的内容,我们现在也会看到一些视频的平台开始往传统往回走,你现在也在做了一些目前只在互联网上有的节目,你怎么有机会回到电视屏幕?因为电视屏幕必然的集中放大的效果是短期之内互联网不具备的。
华少:所谓的新媒体只是比我们的媒体出现的晚一些而已,我们把“新”去掉它依旧是媒体,媒体都缺好的内容,只要互联网有好的内容,电视台会非常愿意说“你跟我合作吧”。我现在就跟苏总合作,把节目反给传统媒体,因为传统媒体缺少这样类型的内容,而我们认准了传统媒体有价值的、好的媒体人,好的创意人,发现了好的媒体之间出现的互补就嫁接回来,现在有太多好的内容可以反给电视媒体。我们只是在等好的时机把它完成。
苏同:那你怎么去看在移动端和手机端的视频?
华少:这些是娱乐的需要,纯粹的娱乐端、手机端的爱好者,它跟电视有一样的问题就是同质化的问题,本土创造很多的视频很相似,今天开场时候,您用纸牌屋作为一开始让内容动起来的画面,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以互联网来开拓,最后做成爆炸性的引发,可能就是只存在手机端、新媒体,这是一个方向,是毫无疑问的一个大金矿。
苏同:有人说PC端其实是把电视消灭的,你怎么看?
华少:我认为它们是共存的,因为电视机到今天还是在神龛的位置上,可能电视机改了现在都可以联网了,我们不一定非得看电视,也可以在网络上看,它没有变,他就是有地方给你看内容,网站也可以看电视台,我觉得这个不是体制内。
苏同: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注意力点会是影响广告主判断他的价值性的一个挺大的问号,虽然大家都在看某个电视节目,突然有一个评论点或者广告一出来大家就低头了,其实电视台是明白了,但是对于广告主来讲就是问题了,那一刻的注意力就来到手机上,手机上的广告主花的钱没有电视的钱多,这个时候,内容的流动就变成了很重要的问题,这里的内容跟电视上内容的关联度有多深呢?
华少:我们应该坐在上游直接讨论,这个时候就是体现广告主在这方面的价值。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广告主的信息在节目中变得更加的合理,在短时间把很好的广告主们有机的结合到我们的节目当中,这个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是我们生产内容的人想不到的,也是我一直很喜欢的苏总这样的人在做的,他们在上游对内容生产者提出要求,我来告知你能不能完成,告诉广告主是不是合理,给予补充和嫁接,最后让所有的观众替广告主买单,我们跟上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没有我们的合作这只会成为短时间内的兴奋,无法维持长久的兴盛。
苏同:说的相当好,我会认为电视的内容会对移动端打开媒体,时间关系,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什么是让内容动起来?
好的内容应该有三个标准
把传统跟新媒体、电影媒体嫁接在一起,让内容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