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产品的开发和布局最终要落到变现上,而公司自身体量的大小,对产品商业化模式会产生较大影响。对新生APP,由于需要考虑短时间内的生存问题,往往会通过让渡流量资源的方式进行变现。而流量变现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商业化模式,但对网易来说,如此还远远不够。网易在移动端的营销玩法,是在产品思维的指导下,打APP矩阵牌。
网易传媒移动营销总监顾柏梁
“谈到移动营销,现在最多的还是流量采购方式,但这并没有把产品更大的价值发挥出来,这两年,我们团队更多的精力放在深挖移动产品的价值上。”网易传媒移动营销总监顾柏梁表示。
网易在移动端布局
网易自2011年以来开发了很多APP,目前已经完成了阅读、教育、办公、购物、社交、金融等领域的产品布局。其旗下的几款APP也逐发展成为该垂直领域内的领先者,比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音乐、易信、网易公开课、网易邮箱、有道词典、有道云笔记、LOFTER、考拉海购。
随着程序化购买的发展,大小媒体纷纷将自己的资源开放给DSP,但貌似网易并不喜欢跟潮流,尚未将媒体资源对外开放,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移动产品的资源开发上。网易以新闻客户端为母体,其他领域产品作为分体并基于自身产品特点与营销特点做相应的移动资源开发,最终实现一个从营销模式孵化到创新开发再到资源串联的媒介生态。
重用户体验下的资源开发
一直秉持“内容为王”的网易,开发的产品有一大共同特点,即用户体验都做得不错。然而商业化与产品体验总是矛盾的,在推进商业化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用户体验呢?
网易找到的是移动端和用户的两个共振点:一是兴趣,二是需求。基于兴趣,可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对回家的歌曲有偏好的用户,推送和家、和团聚相关内容的假期歌单,使用户与某个团聚的品牌共鸣一体化,对这样的营销内容用户并不会有明确反感,把原生广告变成了情景化营销;基于需求,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世界杯”为例,看球要半夜起来,网易新闻客户端特与品牌进行营销合作,植入了世界杯的闹钟。
总的来说,目前网易将个性化的资源最终整合为四类营销产品:
原生广告,即把习惯转换成原生广告。例如,云阅读将传统书签转换成为电子书签;
道具广告,即把产品通货转换成道具广告。例如,云阅读将书码替换借书卡的形式;
模块资源,把栏目转换成模块资源,让售卖和购买更为便捷;
活动资源,即年轻化主题活动策划,通过主题活动资源策划线下活动。
实现各产品之间的连通
不过,产品矩阵的打法有个问题,即各大产品都是独立运营,导致它们之间相对独立,这并不利于后续整合价值的挖掘。
”如何将各个有一定体量的产品进行连通,是我们十分看重的工作,我们也做了很多实践。”顾柏梁介绍说,网易主要是从三个层面进行连通:第一是功能技术上的连通,比如网易新闻客户端怎么去连接音乐、连接图片;第二是营销层面的连通,即当客户有相应的内容和诉求时,要找不同的产品进行连接;第三个层面,网易希望真正基于用户的需求,加上营销的需求,共同推进产品实现更多的串联和打通。
整合其他渠道突破移动端局限
就移动端营销而言,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屏幕的限制、产品孤岛问题,但顾柏梁认为,看到这些局限性之后不应该选择摈弃这一渠道,而是结合移动端优势,去整合其他的渠道资源进行弥补。
“移动现在和未来会成为一个营销起点和最重要的阵地,我们不能完全把它剥离出来做营销,而需要以移动营销为起点或者营销中很重要的一环,整合能够运用到的营销资源,未来我们也会考虑跨界。”顾柏梁表示,毕竟用户也不可能天天抱着手机,他还需要PC,有时候有可能看电视。
另外,他认为现在移动端的局限,有一部分是因为目前的营销模式过于依赖流量变现,“我希望大家看到移动在创新形式、基于用户兴趣和交互习惯去开发更多的可能”。
(文章转载自:Morketing)